2024年07月15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4年07月15日
端牢粮食安全之“碗”

本报记者 陈 海 王 将

小暑这天,高台县黑泉镇金河湾养殖产业园区内,710亩小麦开镰收割,一台台联合收割机穿梭往返,“吞”进沉甸甸的麦穗,“吐”出金灿灿的麦粒,呈现出“小麦覆陇黄”的壮阔场景,拉开张掖57.18万亩小麦开镰收割的序曲。

今年,我市通过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功能区引导种植、作物轮作倒茬等措施,推广小麦优良品质、宽幅匀播、测土配方施肥、小麦病虫害统防统治等技术,种植小麦57.18万亩。时下,当地地势低、气温较高、小麦成熟期较早的高台县田间地头机声隆隆,收割、拉运、晾晒抓紧进行,让丰收小麦颗粒归仓,确保粮食安全。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石,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把国家粮食安全作为重中之重,多次强调要始终绷紧粮食安全这根弦,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年初,我市制定稳定粮食生产行动方案,优化粮食品种结构和区域布局,建立粮食安全责任制和市县乡三级粮食生产台账,层层签订粮食生产目标责任书,成立包抓机制,采取盯地块、盯用水、盯种子、盯播种等措施,把粮食生产目标任务全面精准分解落实到乡镇、村、户、地块。今年,全市完成粮食播种面积330万亩,占省上下达任务的107%,其中小麦57.18万亩、占任务的102%,大豆0.95万亩、占任务的102.1%,油料22.62万亩、占任务的113%,均超额完成播种计划。

粒粒粮食,饱含深情。我市制定出台粮食生产奖励补助办法,激发农民种粮、政府抓粮的积极性,将全市播种小麦纳入农业保险范围,建立涉农贷款“绿色通道”,解决种粮户后顾之忧。强化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重大技术集成推广,建立示范点100个,其中百亩攻关田15个、千亩示范方74个、万亩高产片11个。落实各类农作物繁育制种面积158.2万亩,其中玉米制种120.7万亩。玉米制种本地营收品种较去年增加74个,生产面积较去年增加0.8万亩。

夏粮丰收时,玉米抽雄忙。连日来,全市120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全面展开。在甘州区大满镇汤家什村和沙井镇五个墩村、水磨湾村制种玉米地里,一台台制种玉米去雄机穿梭忙碌,开展去雄作业。“这台制种玉米去雄机每天作业面积200亩左右,相当于100人一天的劳动量,抽净率达85%以上。”甘肃中垦玉种业公司片区经理刘鹏介绍,今年公司部分制种地块从播种、去雄到收获实行全程机械化操作试验示范,不仅有效缓解劳动力紧张的问题,还大大提高了作业效率。“科技创新,让粮食生产动能更足。”刘鹏感言。

“我家种的10多亩制种玉米往年都是雇人抽雄,工价高,还找不上人。今年采用机械抽雄,10多亩玉米只用了一个多小时就抽完了,节约六七百元。机械化省时省力,效率就是高。”甘州区大满镇汤家什村十社村民贾怀国格外欣喜。

农业现代化,种子是基础。“抽雄去杂是决定种子质量的关键。制种玉米去雄后能减少养分的消耗,养分集中供应玉米穗的生长发育,而且抽雄后田间通风度和透光度明显改善,植物光合作用效率更高,产量也有保证。”张掖市种子管理局局长张东昱说,好种子,才有好收成。

张掖因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百万亩制种玉米的“黄金产区”,是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每年产玉米种子4.5亿公斤,占全国大田玉米年用种量的50%以上。近期,张掖市120万亩制种玉米抽雄工作有序开展,机械化玉米去雄跑出“加速度”,成为今年智慧农业发展的新亮点。“我市以突破制种玉米全程机械化‘瓶颈’为重点,积极探索‘农机推广组织+农机制造企业+农机社会化服务主体’的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机具,在深松整地、复式精量播种、高效植保、机械化抽雄、联合收获等环节发挥积极作用。”张掖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科工作人员表示,我市不断探索耕、种、管、收“一条龙”全托管服务模式,创建“互联网+农机”服务中心,真正实现制种玉米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信息化,把当家品种牢牢攥在自己手中,用智慧和汗水端牢“中国饭碗”。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