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贺承冬 张 斌 李兴祖
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临泽县先后被确定为全省、全国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县;
“晒被子·比孝心”巾帼志愿服务队荣获2021年度“感动甘肃·陇人骄子”提名奖;
2020年、2021年连续被评为全省试点工作优秀县;
……
近年来,临泽县把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全面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紧紧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目标,以“三抓三促”行动为抓手,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发挥“文明实践+”作用,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聚焦健全组织、壮大队伍、整合资源、建好阵地、丰富载体、培育项目“六项重点”,统筹推进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着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路径转变,逐步迈进全民文明实践“3.0版”,厚植精神家园,打通了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建好学习传播创新理论的大众平台
11月1日,临泽惠民社区热闹非凡。广大居民在得知社区举办“五老”宣讲团宣讲活动的消息后,纷纷从四面八方怀着期待与热忱赶来,活动现场座无虚席,气氛热烈而庄重。“五老”宣讲团成员刘辉以真挚的语言、饱满的激情,通过鲜活的事例向青年干部和党员们生动地讲述了西路军征战河西、苦战临泽、血战高台那段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事件,以及陈海松、熊厚发等革命先烈的不朽事迹。“社区通过组织举办一系列文明实践活动,让辖区群众及时了解党的政策,提高了社区群众对惠民政策的知晓率。”刘辉说。
在整场宣讲活动中,听众们时而积极提问、时而认真笔录,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细节。“这次宣讲活动非常接地气,也让我们现场的每一个人受益匪浅,特别是‘五老’志愿者们一辈子坚守信仰,长年累月用自己的言传身教践行着‘坚定的信念’,默默发挥余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身边的人。”惠民社区居民田莉说。
该县按照资源整合到位、体制机制健全、服务群众精准的要求,不断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质扩面、提档升级。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面推行“六带六学”模式,完善推广“五讲”机制,由县级领导带头示范,通过“庭院恳谈”“乡村夜话”“田埂课”“板凳会”等特色载体,广泛开展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宣讲活动,形成“头雁宣讲团”“初心课堂”等宣讲品牌,建成市县级“基层宣讲面对面”示范点5个,增强了理论宣传宣讲针对性和实效性。发挥红色资源优势,组织开展“七彩丹霞·画里临泽·彩虹之旅”微电影微视频微党课大赛,多渠道多形式展播红色故事、讲精品党课,“汪家墩前学党史”“梨园口里忆初心”等红色宣教活动深受好评。
打造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坚强阵地
10月31日,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临泽县城市书房里格外宁静,市民群众陆续走进书房,寻找着自己心仪的书籍。他们有的坐在舒适的沙发上,静静地翻阅着书页,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有的则围坐在书桌旁,轻声交流着书中的感悟。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儿童阅读区,孩子奶声奶气地说:“妈妈,这里的书好有趣呀。”妈妈微笑着回应:“是呀,以后我们可以经常来这里看书。”书房里弥漫着浓浓的书香气息……如今,在临泽县,城市书房已成为广大群众享受阅读、充实自我的温馨港湾,大家在这个宁静的空间里,忘却了外界的喧嚣,尽情地享受着阅读带来的愉悦和满足。
近年来,该县依托县“三馆三中心”,建成以全民阅读学习、文化创作交流、全民健身运动、地域文化传承、科技科普体验5个平台为主的县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体。把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打造与公共文化服务空间相融合,不断完善文化阵地服务设施和功能,精心打造蓼泉书院、中心广场城市书房等新型公共文化共享空间10个,7个镇综合文化站获评省特级站1个、一级站4个、二级站2个,为群众提供了便捷的公共文化服务空间。整合各类公共资源,分别建成乡村振兴试验等14个市县级实践基地和40个“六有”标准型、23个“四好”示范型、20个“五强”引领型文明实践所、站,构建点多面广、功能完备的文明实践阵地。
构筑特色志愿服务的广阔舞台
走进沙河镇乐民社区,“橙丝带”乐民服务队志愿者们如同一股清新的春风,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他们身着鲜艳的志愿者服装,忙碌的身影在社区各个角落穿梭,深入社区老人家中,帮他们洗衣、理发、打理家务,倾听他们的“微心愿”,并一一记录下来寻求解决办法……
近年来,社区组织成立“橙丝带”乐民服务队,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培树文明新风为宗旨,以居民需求为导向,结合周末楼院文化活动、每月“文明实践集中服务日”,组织开展一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不计假日、不辞辛劳,活跃在社区的各个角落,出现在群众最需要的每一个地方,帮助群众解决生活难题,同时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关爱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传递着温暖与关爱,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橙丝带”乐民服务队负责人单海英说。
近年来,临泽县不断壮大志愿者队伍,组建325个城乡志愿服务组织,注册志愿者2.8万名,形成“中心吹哨、部门动员、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央厨房”优势,规范运行文明实践云平台,受理点单4200多个,实现志愿服务“一键通”、文明实践“一网连”。将“月末周五”确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服务日,县镇村同步、中心所站联动,组织开展集中示范活动24场次,23个集体和个人获评市县最佳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开通“新时代文明实践号”,打造可移动的“文明窗口”,连续举办两届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展示交流活动,创新开展独居老人“一键通”“彩虹课堂”、社区“微项目”等关爱“一老一少一困”志愿服务活动,形成“敬比赛夸”“初心课堂”“戎耀枣乡”“五老之声”等品牌项目74个,“晒被子·比孝心”活动入选中国政研会2023年度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