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一版)3月5日上午9时,肃南县大河乡大滩村党支部书记郑梅一家身着节日盛装,怀着激动的心情收看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盛况。当听到政府工作报告中一系列惠民举措和民生实事时,全家人脸上洋溢着笑容。郑梅说:“政府工作报告对农牧村的发展规划细致又全面,接下来村上将通过主题党日、群众大会等形式,掀起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的热潮。同时以全国两会精神为指引,立足本村实际,凝聚全体村民力量,向着产业更兴旺、环境更优美、生活更富足的目标大步迈进。”
甘州区南街街道党工委副书记何晓玲认为,全国两会为今后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明确了发展目标。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紧密结合街道实际,扎实推进基层治理创新,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健全文化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对此,临泽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张克喜心有所想:“要把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融入文旅工作全过程、各方面。在推出更多精品力作、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提升公共文化服务和全民健身效能上持续发力,让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服务大局、持续壮大文旅经济上求突破,切实发挥好文旅工作职能优势,全力以赴做强文旅产业。”
甘州区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祁小鹏说:“我将立足本职工作,认真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到代表服务、监督履职、意见建议办理跟踪和后勤保障服务等具体工作中,着力推进学习型、研究型、活力型机关建设,丰富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甘州实践,为传递人大声音贡献力量。”
听了政府工作报告,河西学院农学院研究生张紫琰触动很大:“作为农学专业的研究生,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要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坚定强农兴农信念,以科技创新赋能乡村振兴,为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政协山丹县委员会委员李亚男收看完全国两会开幕会深有感触:“今后工作中,我将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深入协商谋良策,广聚共识增合力,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市人社局办公室副主任陈桂楠坦言:“作为人社干部,要深入学习领会全国两会精神,结合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人社方面的工作要求,以更加扎实的作风履职尽责,推动人社工作提质增效。”
收看了全国两会开幕会,高台县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党工委专职副书记周彩萍信心倍增:“我们要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全国两会精神,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牵引,聚焦重点工作,着力提升卫生健康能力水平,做实做细为民服务举措,打造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体系,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奋力开创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甘州区南街街道干部陈洋说:“作为一名基层党员干部,我将认真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主动担当,扎实工作。”
集中收看全国两会开幕会后,河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程玉深感荣幸:“我深切体会到我们的国家正在步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努力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
甘州区政协副主席刘红燕表示,将深入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以“协”成事、以“商”求同,聚焦全市“一屏三地”功能定位,锚定甘州区“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奋斗目标,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甘州实践新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临泽县新华镇党委副书记李正旺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为今后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要深入开展“结对帮扶·爱心临泽”工程建设,健全完善“救急难”快速响应机制,形成救助及时、标准科学、方式多样、管理规范的社会救助体系,探索居家、互助等养老新模式,进一步发挥集镇养老服务中心作用,全力兜牢城乡低保、特困供养、助残扶弱、医保救助等民生底线,推动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社会保障覆盖网络,促进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高台县城关镇滨河社区居委会副主任王桂萍细数:“国家成就折射基层变化。近年来,社区在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环境改善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智慧社区建设,居民生活更加便利,养老服务、医疗保障等惠民政策让居民感受到了更多关怀。”
“作为一名基层政协委员,我将持续关注牧区民生热点问题,认真听取农旅融合、畜牧业生产等农牧民群众诉求,努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市政协委员、肃南县康乐镇赛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存海说。
甘州区沙井镇干部魏辰光说:“作为一名乡镇干部,我将立足岗位,扎实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民生保障工作,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
市农业农村局干部职工表示,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将其转化为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强大动力,牢牢守住“三农”工作底线,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着力提升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五化”水平,打造全国现代寒旱特色农业高地,活学活用“千万工程”经验,全力建设各具特色的“和美乡村”。
肃南县大河乡大滩村村民杨婷说:“这些年国家对牧区的关怀,群众看在眼里、甜在心里。草原就是我们的根,守护好它,就是守护好我们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