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3月03日数字报
张掖日报
2025年03月03日
东乐镇:“邻里小院议事”擘画乡村治理新蓝图

□ 毛子坤

近日,在山丹县东乐镇的各个邻里小院里,干部们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大家拎着小板凳,或拉家常或谈论春耕备耕事宜,有的还集中在一起帮忙解决邻里纠纷。

提起“邻里小院”这个议事新平台,村民们纷纷竖起大拇指。“通过‘邻里议事’平台,我们能及时向村里反映家中困难,提出建议,村上也能迅速有效地解决。大家可以畅所欲言,有事好商量,众人齐出力。”大寨村脱贫户刘鑫称赞道。

“今天是定期说事的日子,大家对村里有啥意见建议,尽管说;生产、生活上遇到啥困难,咱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城东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叶宗国几句朴实的开场白,瞬间打开了大家的话匣子。

“村主干道上好几盏路灯坏了,晚上出行黑漆漆的,很不安全。”

“城东村位于集镇中心地区,人居环境整治任务重,需要多增加几名公益性岗位人员。”

“村上自来水管网经常出现问题,希望镇上和村上能解决村民‘用水难’问题,让大家早日吃上‘放心水’。”

在各村的邻里小院里,气氛热烈非凡。村民们有的畅谈对村级发展的建议,有的诉说自身诉求,还有的倾诉生产生活中遭遇的矛盾与困难。干部们面带微笑,认真倾听,默默记录。在收集民意的同时,还不忘为村民们讲解政策、普及法律知识,为村民发展致富出谋划策。

近年来,东乐镇积极推行“组织引领、一网统管、常态走访、定期说事、‘码’上响应、接诉即办”工作法,依托11个“接诉即办”服务中心(站)、35个邻里小院,公开党政主要领导联系方式。通过“小分队”常态走访、“小院子”说事议事、“小平台”收集诉求、“小窗口”接诉即办、“小切口”移风易俗,群众的获得感、认同感不断攀升,乡村治理成效显著。

“王书记,我们社有段路因低温天气出现路面凸起断裂,存在安全隐患,能不能赶紧修一修?”在山羊堡村邻里小院议事会上,群众对维修道路的呼声高涨。为回应群众诉求,该村负责人迅速走访勘查,及时组织人力和机械对隆起路面进行破拆平整,最大程度消除安全隐患。

“叶书记,邻居家的树冠长得太高,挡住我家烟囱了,说了几次对方都不予理睬,希望村上能出面解决。”村上了解情况后,及时出面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劝解,有效避免了双方矛盾升级。

谁家院墙占了谁家地、谁家垃圾倒在谁家后院……这些引发邻里纠纷的“小事”,通过定期说事,将镇村干部、相关站所负责人及群众聚集起来,搭建起沟通对话平台,有问题大家共同解决。通过这种“有理大家说”劝解协商,村民之间多了份体谅,邻里关系更加和谐,镇风文明愈发深入人心,“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成效逐步显现。

听群众说、让群众议、为群众办。如今,在东乐镇通过邻里小院听取社情民意已成为镇村干部贴近百姓的工作常态。有时,还将政策宣讲和志愿服务融入其中,让群众自觉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这样的做法激活了基层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搭建起“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直通快递”。

“以前,村民们有啥想法,我们难以及时掌握,一些小矛盾可能就会演变成大矛盾。现在有了网格员、邻里小院,再加上各种走访宣传,就像给咱们干部安上了‘顺风耳’。”城西村包抓领导笑着说。

“邻里小院”形式虽简单,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容小觑。“小院子”搭起了“连心桥”,既接地气,又添和气,更增生气。

同时,该镇还积极推行“三访五治四针对”多元矛盾纠纷化解机制,充分发挥“百姓参政团、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职能作用,深入开展“镇村干部入户走访、一线调访、包案亲访”。对在家群众定期入户走访,对问题多发区域随时排查梳理,对信访苗头性问题提前预判化解,对信访事项包案一线解决,对信访群众主动跟进服务。从矛盾源头着手,从根本上化解,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坐堂办公”为“上门服务”、变“案结了事”为“案结事了”,成功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0余件,有力维护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上一篇
返回
下一篇
© 版权所有 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Copyright © 2012-2023
本网所刊登的各种新闻﹑信息和各种专题专栏资料,均为张掖市融媒体中心版权所有, 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制作单位:张掖市融媒体中心   陇ICP备20220031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