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来临之际,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院充分发挥专业职能,精心准备2025年张掖市“共筑满意消费”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主题系列活动,聚焦计量标准、产品质量安全、食品安全、用药安全、化妆品安全等重点民生领域,通过实物展示、试验演示、互动问答和现场讲解等多种形式,向市民普及民生计量、产品质量及食品、药品安全等知识,让专业知识以更亲民的方式走进大众生活,用心守护消费者权益。
创新科普形式 精准服务生活
活动现场,免费检定服务区域人气爆棚。工作人员携带精密设备,为市民提供血压计、电子秤的免费检定校准服务,耐心解答市民在使用和维护方面的疑问。在宣传区,一场别开生面的“手机变砝码”科普活动吸引了众人目光。检测人员利用重力感应原理,将手机瞬间变成简易“砝码”,现场演示计量称重的科学原理。同时,工作人员借助图文并茂的展板和生动有趣的视频,向市民揭露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计量作弊手段,如电子秤的非法改装、加油机的“猫腻”等,助力市民练就识别消费陷阱的“火眼金睛”。
聚焦春耕保障 护航品质生活
在产品展示区,合格农膜、滴灌带、肥料等与劣质产品并排摆放,通过直观的实物对比,两者在外观、质地方面的差异一目了然。检验人员手持样品,详细为市民讲解:“大家看,合格滴灌带色泽一致、滴孔位置均匀;而这段劣质滴灌带内壁毛刺多、滴孔不均,不仅使用寿命短、易破裂,还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生动的讲解让原本晦涩的专业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纺织品知识互助问答环节吸引了大量市民驻足,检验人员展示不同材质的布料样本,重点介绍耐久性标签的重要性。市民通过手持放大镜,清晰地看到标签上的纤维成分、安全类别、洗涤符号等信息,学会了依据这些信息判断纺织品的质量和适用范围。一位市民感慨道:“以前买东西不太懂怎么辨别好坏,学了这些知识,以后买农资和纺织品就更放心了。”此次活动面对面、零距离地向群众科普辨别方法和选购技巧,有效提升了群众的消费安全意识。
开展现场快检 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现场特别设置了“你点我检”互动专区,群众只需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勾选最关心的食品种类,还能提出对食品种类、检验项目、抽样场所的检验需求。技术人员利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及仪器,对市民刚采购的西红柿、辣椒、茶叶等生活用品现场检测,引得众多群众参与围观。技术人员在操作仪器的同时,耐心向市民讲解检测结果,并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解答疑问。“您这青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可以放心食用。”“您这食用油酸价和过氧化值都在正常范围内,质量没问题。”听到这样的检测结果,市民们纷纷表示安心。一位女士拿着刚检测完的蔬菜对活动赞不绝口:“以前总觉得食品安全问题离自己很远,今天亲眼看到检测过程,还学到了很多知识,感觉特别安心。”
打假科普同行 树立健康观念
活动中,技术人员积极向群众科普中药材安全知识。通过辨别伪劣中药材、中药饮片,帮助群众增强辨假识劣能力。同时宣传中药养生需遵循中医“辨证施补”原则,强调“阴虚忌红参、湿热慎阿胶”等禁忌,纠正“盲目进补”“以药代食”等误区,引导群众理性对待中药养生。此外,还发放《安全用药“药”知道》宣传册,总结“查标识(生产批号、厂家)、验渠道(正规医院/药店)、辨质量(色泽气味自然)”三步法,教市民快速识别假药、劣药,并科普特殊人群用药须知,如“儿童禁用朱砂”“孕妇慎用活血类中药”等警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