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泽讯 今年,临泽县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不断创新宣传载体、完善村规民约、丰富实践活动、健全工作机制,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有力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新风正气传得开、陈规陋习必须改”的生动局面。
宣传+宣讲,传播移风易俗新理念。注重把宣传宣讲、教育引导作为推进移风易俗的先导工程,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宣传网络。线上依托广播电视、网络媒体广泛推送移风易俗短视频和海报,让文明新风在“指尖”传递。同时,开设“理响临泽”网上课堂、“文明临泽·实践有我”空中课堂,常态化将移风易俗政策送达千家万户。线下创新运用“庭院恳谈”“田埂课”“板凳会”等形式,广泛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等主题活动,通过“入户浸润式”面对面宣传,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融入“人间烟火”。注重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定期组织开展“身边的人讲身边事”“家风故事会”“婆媳互夸会”等活动,邀请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及“零彩礼”“低彩礼”家庭等先进典型分享经验、现身说法,用“小故事”阐明“大道理”,以“身边事”感召“身边人”。
规约+监督,践行移风易俗新风尚。出台《临泽县定聘迎娶礼仪指导性规范》《临泽县农村彩礼倡导性标准》,对全县76个村(社区)村规民约进行新一轮修订完善,提出清晰的倡导标准,明确要求“彩礼不超6万、宴席每桌不超千元、随礼礼金不超500元”等标准,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等要求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制度规范,使群众操办红白喜事有据可依、依规而行。进一步修订完善《红白理事会章程》,对红白事的操办时限、设宴桌数以及菜品标准等作出具体规定,持续倡树婚丧简办新风。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作用,通过事前告知红白事操办规定、事中对操办规模现场监督、事后大家一起算节支账等方式,构建“管理——监督——服务”全流程的闭环服务,最大程度给人情往来“减负”,为乡风文明“加分”。
活动+实践,引领移风易俗新气象。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优势,持续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示范活动内涵,将移风易俗先进典型宣讲列为固定环节,采用事迹宣讲、小品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把孝亲敬老、勤俭节约等传统美德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生活场景。连续举办6届集体婚礼,集体颁发结婚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婚恋观;提倡公交车作婚车、自行车迎亲,掀起“低碳婚礼”新热潮;实施“一枝鲜花献亲人”绿色祭祀行动,以文明低碳方式寄托哀思……这些活动潜移默化中教育引导群众破除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特别是“晒被子·比孝心”“请父母上楼 请爹娘回家”等富有临泽特色、贴近百姓需求的文明实践品牌,将移风易俗纳入县、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集中服务活动固定版块,推动移风易俗久久为功、深入人心。
机制+激励,构建移风易俗新格局。把治理高额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作为重要抓手,实施婚丧事宜“事前报备承诺、事中全程监督、事后如实报告”闭环管理,全县党员干部100%签订《移风易俗承诺书》,通过“关键少数”示范引领,有效遏制农村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引导广大村民由“要我文明”向“我要文明”转变。创新推行“文明积分存折”激励机制,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低彩礼”“零彩礼”等文明行为量化赋分,对积分兑换物品明码标价,村民通过“积分换物”获取生活物资,实现“有德者有所得”的良性循环,以看得见的实惠激发群众内生动力,形成移风易俗长效化的“乘数效应”。(刘晓梅)